
不一樣的教科書,讓美感教育從小就開始
「給我們一本課本,我們將給孩子一座美術館。」
就讀交通大學的陳慕天,自大學以來就開始積極參與校內公共事務,大一開始舉辦公益活動,大二時擔任交大學生會長,並跟著學長創業承接政府專案。大三時參與時代基金會YEF計劃,擔任代表至歐洲參訪設計產業。回台後開始思考台灣的競爭力與美感教育的重要性。
為了影響台灣未來每一位孩子的美感,著手推動台灣教科書改造計劃。透過孩子閱讀量最高的讀物,將美感與美學的概念融入課本。未來十年內的目標是影響台灣一半以上的教科書。
因應新課綱,出現了更改課本的機會,使美感教科書與體制接軌,搭上這班教改列車,今年入學的國中小學生將能有機會使用美感教科書。我們訪問了美感細胞協會的共同創辦人陳慕天,一探推動的過程。
獲選2015年未來大人物陳慕天,以「給我們一本課本,我們給孩子一座美術館」的信念,翻轉每個學生手中枯燥、乏味的教科書,讓美感教育由基礎打起,不過陳幕天也坦言,實現夢想的路上,也有著不小的挑戰......
當提到「教科書」,帶給你什麼樣的印象呢?整齊方正的文字排列?呆板的圖片?還是你不曾花心思注意過?如果今天的教科書以一本「禮物」的形式出現,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我們會生孩子,但不一定真的知道怎麼認識孩子。 被暱稱為扣扣老師的陳子倢曾是一個平面設計師,也是青少年輔導員。24 歲時創業成立「小人小學」品牌,以藝術療癒的教學法拆解孩子的情緒、透過實體活動為家庭創造精緻的親子時光。同時發起籿苗偏鄉教育協會、蹲點於宜蘭南澳,從入校陪伴、課後照顧到社區培力,同時開設一間公益圖書館:小人1號,成為當地的陪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