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wang Teyra
- 出生年:1986年
- 學歷: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博士
-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 關心領域:原住民
從事原住民族社會工作與相關研究,為海外台灣青年陣線共同發起人、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監事等,以追求社會正義為人生核心價值。
從事原住民族社會工作與相關研究,為海外台灣青年陣線共同發起人、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監事等,以追求社會正義為人生核心價值。
嚮往部落長老口中沒有階級、壓迫與歧視的世界,起身追尋社會正義
來自花蓮太魯閣族的Ciwang Teyra,從小就常常聽部落的長輩們說著,要成為真的太魯閣族人,一定要牢記並落實「土地是我們的血;山林是我們的家」的精神,唯有如此,百年後我們才有資格走過彩虹橋(Muda hakaw utux),到達祖先居住的「種地瓜的地方」(Alang Hmaan bunga)。
地瓜(Bunga)象徵著富足。在那個地方,沒有紛擾、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歧視,有的是充滿正義、平等與美好的幸福。幾位仍健在的部落的耆老們回憶起他們童年的生活,紛紛說著,在被外來政府殖民以前,那時的生活,就如同祖先所說的「種地瓜的地方」一般的美好。那個充滿幸福的地方,從小便深深烙印在Ciwang Teyra的腦海中,成為所嚮往的生活。
說嚮往,其實並不誇飾。因為,那個沒有壓迫、沒有歧視的生活,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在Ciwang Teyra的部落經驗中,因為結構的不平等,以及現行體制與原住民族傳統文化價值間的衝突,直接或間接的導致原鄉部落種種跨世代的社會問題 。有感於此,在不知不覺中,社會正義已成為Ciwang Teyra人生重要的核心價值。
參與公民運動,喚起大眾社會意識
為求落實社會正義,他陸續透過參與不同的公民團體,以不同形式的民間行動,嘗試影響並改變社會。在公民團體的參與經驗中,也深刻感受到,唯有廣大的社會大眾對社會正義及多元文化有更多的覺醒與認識,改變社會的公民行動才能持續發酵。而公民覺醒的促進,需要更具組織性的規劃,才可能讓社會改變的動能達到永續的延續與發展。
這也是Ciwang Teyra不論人在台灣或是海外,都致力於參與並建立公民組織的原因。他期待透過組織具備策略性的方向及目標,循序漸進的推展台灣社會的公民覺醒以及社會正義。
希望,太魯閣族祖先口中的那個充滿正義、平等 、尊重的幸福社會,在不遠的將來,你、我、我們都可以一起經驗到。
Ciwang本不會對原住民身份感到特別,直到離鄉背井到台北唸書,體會到都市與家鄉的差異性,因而對家鄉有了強烈的認同感,投入原住民運動,希望爭取太魯閣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