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灣,由百餘座小島所組成的澎湖群島,有全世界分布密度最高的石滬群,具有高度的國際性與文化價值,甚至在2009年被列為「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過去澎湖人多數以石滬維生,且以不動產的概念管理石滬。然而,近年因海洋資源匱乏、人口外移等因素,導致石滬年久失修,修復匠師凋零,功能性不如以往,石滬的輝煌年代逐漸走入歷史。已失去漁業價值的石滬文化,如何在這個時代中,復興且創造經濟價值,轉型為永續產業,成為一大關鍵。
2017年,海生海長的澎湖青年,楊馥慈和夥伴曾宥輯返鄉創辦了離島出走,長期耕耘在漁村之中,挖掘地方魅力,以「里海的永續旅遊設計」為出發,整合在地資源,設計開發石滬旅遊服務與產品,並且串連地方社區、培訓漁村長輩擔任解說員,找回自身價值與認同感,更將部份盈餘回饋至石滬修復基金,持續性投入高耗人力、高耗時的石滬修復,達成與社區、友善海洋,文化傳承的共好模式。
同時間,更親自走訪全澎湖的海岸,進行空拍普查工作,結合過往之研究數據與田調等資料,使之持續延伸與進行更詳盡的紀錄,補齊過去文獻的闕漏。並將其龐大複雜的資料庫,聚集成一個擁有完整石滬資訊的多功能平台,擴大整合的力量,讓世界看見澎湖擁有珍貴的世界遺產。
送出的不只是便當,更是健康、關懷與愛。 從嘉義到全台灣各地偏鄉,有許多高齡長輩都有送餐的需求,目前也有許多基金會提供當地長輩送餐的服務,但是卻缺乏整合及資源分散的情形,讓長輩送餐形成缺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銀色大門打造老人送餐整合平台,透過整合與媒合,讓各單位資源不再單打獨鬥,從嘉義的弱勢長輩開始,為長輩提供送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