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條魚 LikeAFish」游泳教育品牌創辦人。有感於台灣游泳教育不足,於台北創業推廣防溺教育。將荷蘭游泳教育的概念引進台灣,根據溺水真實情況設計游泳教學內容,推廣防溺觀念與水中自救技巧。 曾出版《跟著救生員 學水中自救》一書。
張景泓,「像一條魚 LikeAFish」游泳教育品牌創辦人。
過去在許多地方擔任過救生員,與同事協助救援超過100位溺水的民眾。因為有感於台灣游泳教育的不足,回台北創業推廣防溺教育。試圖將荷蘭游泳教育的概念引進台灣,根據溺水真實情況設計游泳教學內容,推廣防溺觀念與水中自救技巧。
即便在疫情的肆虐下發展受到許多限制,依然達到不錯的里程碑,受邀幫許多單位舉辦防溺講座、工作坊以及訓練營。同時也於2022年6月將過去的專欄文章彙集成冊,出版《跟著救生員 學水中自救》一書。
擎壤科技為設計、製造與販售「農業用噴灑無人機」的新創公司。有感於農業人口的老化與人力急遽流失嚴重,與人工噴灑農藥時蠶食著農民健康的狀況,擎壤科技利用遠距離遙控無人機代替人力執行噴藥作業減少農夫暴露於農藥之中,飛機高效率、精準的特性更是提供青年良好的收入,亦間接解決了農村缺工的問題,一舉數得。
2019 年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俊朗(陳爸)驟逝,兒子陳彥翰急促返鄉接棒孩子的書屋董事長暨執行長。目前經營下,以地方支持系統建構為核心,以就學、就業、就醫、就養等四服務面向。嘗試創造下一個時代裡人與人相處,新的可能性-「知本主義」。
2018年創刊 《東台灣食通信》,成為一份「可以讀,也可以吃」的食材情報誌,在太平洋海岸與花東縱谷之間行腳,挖掘在嚴苛環境中認真活下去的一級產業者,以「買刊物附食材」的方式,將充滿風味的故事與食材送到讀者的餐桌前。
謝宜澂,御鼎興柴燒黑豆醬油第三代製醬人、飛雀餐桌行動創辦人。2017 年起,發起飛雀餐桌行動,串連雲林一級、二級與六級產業,希望透過食譜、餐桌的連結縮短人與產地間的距離,期許自己成為一位「全醬油蔬食料理的推廣者」。
來自阿公時代就在做的烘龍眼乾,陳昀鎂用畢生投入龍眼產業的傳承與發展為志業,創立「山頂壯圓」品牌,從農業的生產端走入行銷,自行主導產銷過程,期盼與社會大眾分享台灣龍眼產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現任新北市汐止區湖興里的里長。看見村里是一個寂寞且缺乏掌聲的地方,於2019和朋友一起成立了「行動山棧花」,試圖打破同溫層,用「街聊」的方式促進政治議題的溝通。在2021年,和「實現會社」一起募集創立《獨立村里長學院》。認為政治不只是口水戰、不是政治明星的演出,而是有許多值得彎下腰來、好好耕耘的地方。
來自台南的青銀共農品牌。堅持種植無農藥殘留、無化學色素、無人工添加的黑豆,用社會創新的模式翻轉農村生態。 2019年協助青農跟81位平均70歲的老農契作,協助農友申請產銷履歷與友善認證,以高於市價保證收購,讓老農有收入,青農有舞台。
熱愛鯨豚及海洋,由於愛上澎湖的大海,自 2017 年移居澎湖。2020年創立「年年有鰆」品牌,透過寓教於樂的遊程設計以及多元深入的課程安排,讓消費者能學習到永續海鮮以及海洋保育的觀念。
從小深受身障困擾而自卑,卻在加入台灣唯一身障棒球隊,重新找到生存的希望。籌組「戰神身障棒球隊」及「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身障棒壘球協會」。並拍攝紀錄片與推出關於身障朋友的節目,努力推展台灣身障棒球及身障平權發聲。
楊偉宏大三創立豆點城市工作室,從發展兒童程式教育桌遊,到教老師與孩子自己設計桌遊。希望能將所有知識都裝進桌遊的盒子裡,讓孩子透過遊戲的角度看世界。
由一群關注社會議題、民主發展的青年發起,矢志成為台灣第一個以青年作為主體,永續的政策倡議及培力組織。 倡議的議題可以分為兩大主軸,第一為「公共政策青年視角的提出」、第二為「校園民主的推動」讓學生能有權利意識並了解如何與學校溝通。
因為看見了在教室內對於社會及生活無感的孩子,「台灣放伴教育協會」成立於2020年,期望成為成為教學現場與各種議題的橋樑,與議題團隊、現場教師「相放伴」,並培力老師與學生具有現代社會的公民力。
「萬秀孫文創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台中市直轄市洗衣商業同業公會理監事。透過IG分享老衣穿搭的方式,獲得全球超過60萬粉絲的支持,並且得到BBC/CNN/紐約時報等主流國際媒體報導;而後自身創建永續媒體平台計畫,透過訪問、文章撰寫、洗衣教學、舉辦活動,將議題做更有效的分享。
阿龜微氣候於2016 年投入農業領域,結合微氣候感測裝置、視覺化儀表板、農務紀錄應用程式與資料分析,發展農業資料科學解決方案。 期望透過環境大數據的分析,為農業找到新的出路。藉此找到氣候變遷下潛伏著的新規則,建立當代的數位農民曆。
2020年末,胡鈞媛發起Refugee 101 Taiwan計畫,希望讓參與者能夠藉此更了解難民議題,並且討論未來可能的台灣難民政策。2022年共同發起《難民路徑》共筆會計畫,也預計舉行台灣難民週,期許將更多難民或強迫移動的議題帶進大眾的視野。
不以自身聽障為困,反而決定投入特殊教育領域和地方發展,發現土地給身心障礙者正向的力量,希望透過有系統的規劃,協助願意回到從小成長熟悉的故鄉或正想投入地方創新的人,成為他們的助力,可以一起返鄉體驗,共同找回地方的生命力與發展的願景。
2020 年創立椅人頻道,頻道衷旨是讓更多人認識輪椅族,分享有關身心理、旅遊、日常、挑戰等等的影片。
「夫夫之道Fufuknows」被媒體譽為為「正能量的佛系 YouTuber 」。原為世新大學廣電系一門課作業,透過阿凱、里歐以男同志伴侶身份於幕前拍攝、導演張維綱於幕後剪輯,追求性別平權、認識多元群體為核心。期盼讓更多人認識多元群體,陪伴大眾尋找自我認同,找到自己的獨特與自信,勇往直前。
Alpha Team 的核心精神是「相信人的價值,所以在意如何打造讓人能真的發揮價值的學習、合作環境」、「相信在沒有標準答案的世界裡,可以選擇先做再說,且行動是有方法的」。邀請18-35歲的青年為自己在意的議題採取行動,並善用青年培力為設計思考,鼓勵青年勇敢起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