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祖儀
- 出生年:1984年
-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研究所
- 現職:寓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o-Funder、 財務長暨行銷長
- 關心領域:公民、政治
為了讓公民參與的機能更加完善,創辦新媒體「沃草」,藉由落實人民的罷免權,為台灣建立更加完善的民主制度。
為了讓公民參與的機能更加完善,創辦新媒體「沃草」,藉由落實人民的罷免權,為台灣建立更加完善的民主制度。
從2011年開始擔任Ptt官方粉絲團團長,每日閱讀大量Ptt文章,在過程中,他看到了許多社會問題已經受到高度討論,包含土地正義、環境、勞工權益、轉型正義等議題。
台灣有許多需要被解決的問題,在「公民參與」中,好像永遠都有解不完的遊戲副本要打。台灣每兩年選出大量政務官,帶領文官體系運作與預算分配,進一步替人民做事。我認為,唯有「讓適任的政治人物上台為人民服務;讓不適任或變質的政治人物下台對人民負責,並發揮警惕之效」,才能完善台灣的民主程序,使龐大的政府機器為人民做事。
他觀察到,在20年前爭取到了總統直選,但現今選舉時仍有許多亂象;在70年前把罷免權寫入《憲法》,但至今罷免權幾乎沒有發揮功效。要做到這件事情,首先必須強化選舉權,使我們得以選賢與能,所以他投入「沃草!Watchout」;為了推動罷免權,能夠罷不賢與無能,也投入了「割闌尾計畫」。當民主的SOP能夠順利地運作,我們將不用把政治期待放在幾位特定的政治強人身上,並能夠透過完善的體制對於政治人物進行優留劣汰。
為了朝著「強化選舉權、推動罷免權」的理念更進一步,同時避免社運明星化的思維,2014年以「台北林先生」之名推動以「全民割闌尾、罷免爛立委」為目標的割闌尾計畫,實踐罷免權理念。從2014年4月起到2015年2月,約5千名志工夥伴共同加入推動割闌尾運動。這段期間他與夥伴們在街頭擺攤、設置行動手術車(收罷免連屬書的攤點)、舉辦超過3千場短講以及近50場中大型在地活動。藉由媒體與網路戰,創造超過5千則罷免相關新聞,並於各大論壇、網路社群累積數萬則相關討論,甚至創造史上第一次同時有3位立委進入罷免第二階段的記錄。闌尾(爛委)排行榜被票選為第一名的蔡正元委員,更被送入睽違20年的罷免第3階段,成功於2015年2月14日進行罷免投票。
現行法規之下,必須有超過50%投票率才能使罷免案成立,因此即使參與投票者之中將近97%投下贊成票,惜仍無法成功罷免蔡正元委員。罷免案後,我被蔡正元提告妨礙自由以及妨礙名譽,並被台北市選委會以「違反罷免不得宣傳」為由裁罰60萬元。但這些並沒有影響我後續推動「2015年落選運動」、「罷免法規修法」之各種倡議行動。2015年、2016年多次拜會立委與黨團,並在民間倡議,最後成功促使立法院於2016年4月二讀通過「選罷法修正案」,並於同年11月29日三讀通過。罷免法規正式下修,還權於民。
沃草營運的三年半來,我對外代表沃草與蘋果日報、聯合報、自由時報、Yahoo新聞、LINE Today、爽報進行策略合作,讓沃草自產之內容可藉由各媒體平台增加曝光;接著再透過社群網路產生「乘數效應」,讓沃草成為台灣新媒體的代表之一。於2015年6月接任負責人以來,對內完善制度與團隊,對外「國會無雙」再創高峰,流量翻倍成長;「總統給問嗎」提問人數約為「市長給問嗎」的十倍,並首次打入總統辯論會的橋段。2016年國會無雙流量為過去兩年的5倍。現階段最大的目標是嘗試讓沃草自給自足,永續經營。
台灣在「公民參與」中,永遠都有解不完的遊戲副本要打。「沃草」執行長林祖儀深信這點,從推動罷免法規、割闌尾計畫、「國會無雙」到「總統給問嗎」,建立了立院和社會彼此溝通的機會,也真正從螢幕後的「鄉民」,轉換成實際投入社會運動的「公民」。林祖儀究竟如何建立肥肥的同溫層後,帶領年輕人跨出它?
318學運期間,民眾們急著想知道服貿協議的資訊,想要理解國會對於這件事的決定,那時網路上出現一群人,用網路即時轉播點評,用易懂的報導說明,林祖儀細說他關心社會,監督政治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