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大人物

山不枯

  • 關心領域:農業

以實作派精神進入坪林,與慣行茶農溝通友善農法轉作,親身參與茶葉從種植到銷售的所有環節,逐步邁向永續發展的目標。

深入認識 山不枯

七位「非茶」出身的年輕人,李佳璇、陳世仁、蕭定雄、楊佳軒、莊宇雋、楊賾駿、郭名揚,自2013年開始,因為對茶葉的熱愛,投筆從農,一腳踏入了陌生的台灣茶產業。

有鑑於坪林地區茶產業沒落,製茶師凋零,我們發揮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實作派精神,跨越世代鴻溝,進入鄉村現場與多位慣行茶農溝通友善土地農法轉作。我們從零開始,向茶葉專家學習,並親身參與茶葉種植、製作到銷售的所有環節,以非主流的茶葉口味挑戰消費者的味蕾,一步步從「茶香」找回與環境共生的老手路茶工藝。

為了活化坪林茶區青年外流現狀,於2015年創立公司,並執著於找回傳統的坪林包種茶味道,也就是山不枯的「老手路包種」。2016年,山不枯茶獲選為台灣金馬獎唯一的茶品伴手禮,並於坪林山區營造了最專業的兩個茶廠之一。同時,團隊長期經營坪林也帶動了台灣大學跨領域師生以課程及服務學習的方式深耕坪林。

更重要的是,他們堅持共識參與的決策模式。以圍著大桌一起討論的「大桌」精神為本,在工作中實踐平等理性的溝通。團隊的創始成員們涵括了城鄉規劃、室內設計、農產行銷、建築、電子、森林、經濟。沒有一個原來是農專業,卻共同大膽地擁抱土地。將新鄉村規劃藉由環境友善的商業模式,透過農創產品銷售,溝通鏈結城市與鄉村,逐步邁向永續鄉村的目標。

〈專題講座影片〉山不枯 X 苑裡掀海風,兩個新世代進鄉團的共生溝通之道

大人物 : 山不枯

日本詩人宮澤賢治曾以詩述對農村土地的愛,勉勵自己不畏風雨前行,但這並非易事,一如台灣青年回鄉推廣友善農業,做出成績的背後,是努力實踐理想的軌跡。本次山不枯 X 苑裡掀海風對談告訴我們,唯有協調團隊彼此的專業、找到共識並穩固與在地農友的合作,才能讓理想之路繼續走下去。

Jan 17, 2020

以多元精神,找回坪林茶藝失傳的「老手路」——山不枯團隊

大人物 : 山不枯

完整了解坪林茶產業所面對的困境後,學生們決定組建山不枯團隊,從種植、製程、行銷三方面來解決問題。將環境友善的核心價值「多元」,應用到茶葉文化與商業模式中。

Jul 07, 2017

認識更多未來大人物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