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衝撞體制、參與倡議,他們是未來大人物。 歡迎加入他們的行列,Becoming Aces!
楊偉宏大三創立豆點城市工作室,從發展兒童程式教育桌遊,到教老師與孩子自己設計桌遊。希望能將所有知識都裝進桌遊的盒子裡,讓孩子透過遊戲的角度看世界。
「像一條魚 LikeAFish」游泳教育品牌創辦人。有感於台灣游泳教育不足,於台北創業推廣防溺教育。將荷蘭游泳教育的概念引進台灣,根據溺水真實情況設計游泳教學內容,推廣防溺觀念與水中自救技巧。 曾出版《跟著救生員 學水中自救》一書。
由一群關注社會議題、民主發展的青年發起,矢志成為台灣第一個以青年作為主體,永續的政策倡議及培力組織。 倡議的議題可以分為兩大主軸,第一為「公共政策青年視角的提出」、第二為「校園民主的推動」讓學生能有權利意識並了解如何與學校溝通。
因為看見了在教室內對於社會及生活無感的孩子,「台灣放伴教育協會」成立於2020年,期望成為成為教學現場與各種議題的橋樑,與議題團隊、現場教師「相放伴」,並培力老師與學生具有現代社會的公民力。
「萬秀孫文創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台中市直轄市洗衣商業同業公會理監事。透過IG分享老衣穿搭的方式,獲得全球超過60萬粉絲的支持,並且得到BBC/CNN/紐約時報等主流國際媒體報導;而後自身創建永續媒體平台計畫,透過訪問、文章撰寫、洗衣教學、舉辦活動,將議題做更有效的分享。
阿龜微氣候於2016 年投入農業領域,結合微氣候感測裝置、視覺化儀表板、農務紀錄應用程式與資料分析,發展農業資料科學解決方案。 期望透過環境大數據的分析,為農業找到新的出路。藉此找到氣候變遷下潛伏著的新規則,建立當代的數位農民曆。
2020年末,胡鈞媛發起Refugee 101 Taiwan計畫,希望讓參與者能夠藉此更了解難民議題,並且討論未來可能的台灣難民政策。2022年共同發起《難民路徑》共筆會計畫,也預計舉行台灣難民週,期許將更多難民或強迫移動的議題帶進大眾的視野。
不以自身聽障為困,反而決定投入特殊教育領域和地方發展,發現土地給身心障礙者正向的力量,希望透過有系統的規劃,協助願意回到從小成長熟悉的故鄉或正想投入地方創新的人,成為他們的助力,可以一起返鄉體驗,共同找回地方的生命力與發展的願景。
2020 年創立椅人頻道,頻道衷旨是讓更多人認識輪椅族,分享有關身心理、旅遊、日常、挑戰等等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