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Forty打造最「混」音樂節,嗨翻華山草地,聽見台灣友善多元包容力!

One-Forty 發起全台第一場東南亞移工和台灣樂團合演音樂節「混(Mix)音樂節」,融合了印尼語、阿美族語、閩南語、華語等多元聲音。

Apr 04, 2021
Photo Credit: One-Forty

你也許聽過很多音樂節,但你絕對沒聽過這麼「混」的音樂表演!

未來大人物 One-Forty 的年度倡議活動「四十分之一的時刻」在4月4日的「混(Mix)音樂節」中拉開序幕,表演邀請到舒米恩、美秀集團與印尼搖滾樂團 Uni Band 同場演出,融合了印尼語、阿美族語、閩南語、華語等多元聲音,吸引逾千人聚在華山草地共襄盛舉。

在微涼的風中,這場「聽不懂」的音樂節,展現了台灣社會友善多元的包容力,One-Forty 也邀請現場民眾,不分國籍一起為台鐵太魯閣事故祈福。

「混(Mix)音樂節」以東南亞文化時尚走秀驚喜開場,與台下多元族群背景的參加。

Photo Credit: One-Forty

「混(Mix)音樂節」以東南亞文化時尚走秀驚喜開場,與台下多元族群背景的參加。

美秀集團、舒米恩、移工樂團同場演唱!

這場結合了多元族群的音樂會,在菲律賓藝術家Mark策劃的文化時尚走秀中揭開序幕。共有14位移工模特兒穿上禮服登上舞台時尚走秀,向聽眾們分享來到台灣的動人故事。

接著,則由備受年輕人喜愛的原住民歌手舒米恩登場。他特別配戴Mark獨家設計的吉他背帶,展現對移工議題的深度支持。舒米恩用阿美族語熱情演唱,並向聽眾感性分享:「原住民和移工很像,離鄉背井打工,很多時候是為了家庭、想做一個夢。我相信每一個移工都有自己的夢。」

舒米恩穿上東南亞藝術家 Mark 獨家設計的吉他背帶熱情演出。

Photo Credit: One-Forty

舒米恩穿上東南亞藝術家 Mark 獨家設計的吉他背帶熱情演出。

而印尼移工樂團Uni Band的主唱Jaya為了與現場觀眾更有共鳴,更使用台語、印尼語、英語演唱,沒想到大家還意猶未盡,高喊印尼語的「安可(Tambah)」,加碼的驚喜演唱將現場氣氛推向最高點!Jaya在獻上最後一曲時更表示,期許用創作的歌曲帶來修復和療癒,也為台鐵太魯閣號事故祈福。

印尼移工樂團 Uni Band主唱 Jaya 演唱歌曲為台灣祈福。

Photo Credit:One-Forty

印尼移工樂團 Uni Band主唱 Jaya 演唱歌曲為台灣祈福。

最後,曾以一曲〈做事人〉唱出移工離鄉背井打拼故事的美秀集團,更在天色漸暗後將現場氣氛炒熱。他們不僅藉由音樂傳遞對移工處境的同理,更喊出「這塊島嶼總有一工袂有歧視」的溫柔呼籲,吉他手修齊更向大家呼籲:「讓我們一起做個好人,共勉之!」引發台下熱烈掌聲與歡呼。

美秀集團演唱台語金曲〈做事人〉,透過音樂傳遞對移工處境的同理。

Photo Credit: One-Forty

美秀集團演唱台語金曲〈做事人〉,透過音樂傳遞對移工處境的同理。

脫下標籤,每個人都有自己最閃耀的樣子

One-Forty透過這次的活動,希望能讓提供一個舞台,讓更多移工能展現自己的才華與天賦。例如,策劃本次走秀的菲律賓藝術家Mark分享,自己投入這項興趣的起因,是一次在工廠的操作失誤,導致自己被化學液體濺傷,臉上也因此佈滿傷疤。「我開始學化妝,是想遮蓋這些傷痕。」 Mark製作了近一百五十套禮服,就是希望讓每一個人都能因為自己的能力而變得更漂亮,並願意讓自己和別人發光的心。」

民眾提筆畫下代表自己的人物卡、寫下被啟發的心得。

Photo Credit: One-Forty

民眾提筆畫下代表自己的人物卡、寫下被啟發的心得。

活動現場也設置了一面「四十分之一的時刻」共創牆,邀請民眾設計專屬自己的「人物卡」,寫下從移工故事中獲得的力量、與被啟發的夢想。共創牆上可以看見大人小孩、移工們,提筆寫下「想成為讓他人發光的人」、「想努力存錢,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等等對自己的期許,更回扣到此次混(Mix)音樂節的初衷:無論我們來自什麼地方,都是在這片土地上一同努力做夢、努力發光的人。


責任編輯:劉子寧
核稿編輯:王銘岳


人物簡介

關心領域:國際參與、移工、教育

一個社會的進步,來自於我們如何與不同種族、語言,文化的人們共處。 One-Forty 持續用不同的方式讓更多台灣民眾認識移工背後的故事,也致力於減少偏見和刻板印象。五年多來,已經有超過 50,000 位台灣民眾參與 One-Forty 的各類活動。我們相信這是一場長期的社會行動,透過同理與感受,在每一個人的心中起了漣漪,慢慢地我們相信的那句「All dreams are created equal」會在台灣社會上實現。

最新動態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