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 It Formosa來去福爾摩沙由鍾炘儒Sarah與黃仲儀Jeff共同創立。是台灣最大的英語導覽公司,以徒步的方式帶領外國人到旅遊書不會提及的私房景點,並分享只有在地人才知道的奇聞軼事。期許每一位有足夠能力的台灣人都有機會在生活中實踐國民外交,讓台灣人成為以英語說台灣故事的人,讓外國人有好的台灣故事可以聽。
疫情尚未延燒的某個下午,台北萬華龍山寺前在約定好的那個時間點,從四面八方專程而來、帶著各自陌生臉孔的外國人們緩緩聚集,找著了那個高舉著扇子、滿臉燦笑臉龐的導覽員後,接下來的3小時,這群外國人們將跟循著一口流利英文解說的導覽員、一步步展開台北城的歷史冒險。導覽員手上綠色的扇子上,大大寫著這些外國人前來目的:「Taipei Free Walking Tour」。

Photo Credit: Like It Formosa來去福爾摩沙
用英文真切為這塊孕育生長的土地發聲
要說一切的開始都是因為「愛台灣」一點也不矯情!開啟台灣Free Walking Tour旅行模式的「Like It Formosa來去福爾摩沙」導覽品牌創辦人Sarah鍾炘儒,因著大學時代到西班牙交換學生時,接觸的Free Walking Tour而心生嚮往,當她回到台灣憶起在歐洲時被帶遊的美好回憶,發現自己真切地想在自己土地用英文向外國旅客發聲台灣的特色與美麗,因而開啟了以台北為據點的Free Walking Tour免費步行導覽行程的契機。
膽大心細的Sarah並非一開始就奮不顧身地投入這個創業中,2015年創始的「Like It Formosa來去福爾摩沙」,是Sarah咬牙苦撐一面工作一面創業的心血結晶,平日忙於銀行工作,假日就依循著自己在歐洲參與的模式,於市區裡展開以英文導覽台北、介紹台灣的行程,隨著這樣創新行程越來越穩定與受到矚目,2017年,Sarah正式辭去工作,全心投入這個自己也深切熱愛的新志業。
好點子要遇上好夥伴更會碰撞出好火花,當Sarah全心投入台北Free Walking Tour旅程時,遇上了同在歐洲德國也感受過Free Walking Tour美好記憶的Jeff黃仲儀。Jeff是第一代就加入團隊的元老級導覽員,兩人一拍即合將市場商業模式做了統整性規劃、如何拓展市場成為未來目標,正式展開創業人生。於是,每日每日,在龍山寺、在大稻埕、在信義區,越來越多高舉著Free Walking Tour扇子的年輕男女,開口以英文帶領,訴說著自己土地故事給在台灣的外國人聽,「Like It Formosa來去福爾摩沙」逐漸打響名號,更成為了TripAdvisor排行榜上全台排名第一的英語步行導覽組織。
Free Walking Tour真的Free嗎
行程真的Free嗎?是初接觸這個活動時每個旅人的疑問,Free Walking Tour是2013年在歐洲興起的旅遊模式,不用事先預約、不用收取導覽費用;導覽員於指定時間風雨無阻地在約定地點等候有興趣的旅人加入,大多為在地年輕人的導覽員規劃出自己一套能在2-3小時內步行完的行程,透過自己的解說與景點貫穿,帶領著遊客能快速領略整個城市的現狀與燦爛。這些過得精彩的在地生活家,也總能推介出屬於自己私房的景點與餐飲名單,行程結束後若覺得導覽得生動精彩,則可給予他們些許小費支持。Free Walking Tour是許多背包客、旅行玩家想快速認識旅遊城市的入門首選。

Photo Credit: Like It Formosa來去福爾摩沙

Photo Credit: Like It Formosa來去福爾摩沙
從歐洲習來這樣的旅遊模式後,Sarah與Jeff接地氣地以台語「來去福爾摩沙」對應英文「Like It Formosa」為名,在台北城開啟了他們的Tour版圖。Jeff笑著說:「步行時間最累需3小時、資訊量最大的台北歷史古蹟之旅,反而最受外國人歡迎!」他口中的這條路線,可說是貫穿台北古今的經典西區路線,起於龍山寺、剝皮寮、西門紅樓、再穿梭到總統府、二二八公園最後至中正紀念堂結束,短短3小時的時間,就能帶領著遊客穿梭於清朝、日治、國民政府至今的300年;每位導覽員會在這條路線的過程中,將台灣歷史故事脈絡清晰地表達與輕鬆地陳述出,甚至每每在結束時都能獲得滿堂彩的掌聲。另外更有黃金年代大稻埕之旅、現代都會生活的東區信義區之旅。至今,團隊在台北、台南、高雄陸續開花,「到現在,我們在台北、台南、高雄推出的行程,已經服務 過67 個國家、超過33,000 名遊客了。」Sarah開心地分享著成果。
最難的永遠是尚未上場前的重重關卡
一位導覽員在能上場展開短短2-3個小時導覽,前置的努力往往要花上超過幾倍以上的努力,而這也是讓Sarah與Jeff覺得最辛苦的地方。由於Free Walking Tour的精髓就在導覽員上,因此團隊也花了最大力氣在訓練上。初期,他們以專門培養導覽員為主,文化歷史面邀來深厚知識的文史工作者進行解說指導,而更要加強的還有導覽員英文口說能力,藉由邏輯、上場台風、群眾演說魅力等口語傳播方式進行教學,甚至還得實地演練挑戰等,等待一切都到位才能成為正式導覽員。但也因為導覽員的挑選與精煉不易,到了後期他們更進行轉化,把該套流程進化為課程,藉由3天培訓方式於其中挑選出更具有導覽人員特質的學員成為他們的一份子,如此而來的人員也更能外顯出行程的獨特性與適應性更加。
而這一個轉變,也為團隊帶來了新契機!

Photo Credit: Like It Formosa來去福爾摩沙
迎向疫情與後疫情時代的轉化契機
從單純導覽員培訓到規格化的課程內容,讓團隊在迎接2020年封閉國門、沒有了外國遊客後反而創造了新契機。當國門封閉遊客不再來之後,培訓課程反而受到矚目,台灣國內的博物館、美術館紛紛找上門要求替館方製作一套以英文為主的培訓流程;而短暫無法帶團的領隊、導遊也前來上課,在這段期間以自我加強與充電的方式為自己加分。他們也積極創造線上學院,透過無接觸的視訊課程,讓在家裡的小孩們透過視窗看見世界。
更因為以英文發聲導覽的模式很受到父母親歡迎,他們更開啟了國中生、高中生英文培訓營隊的活動,以寒暑假時間為主的4天課程中,展開全英文環境、入住Hostel、培養英文口說、敢說能力為主的好玩導覽體驗,最後一天的驗收活動,還會邀來外語老師與家長跟著孩子學員們展開實地模擬的英文導覽解說,Sarah感性的說:「當第一次營隊結業時,看著只是國高中生的學員們,竟然可以口條分明自信地介紹著台灣,那時候真的熱淚盈眶感動不已!」
團隊到現在,導覽員從未滿18歲到年紀大上一輪的人都有,他們也從課程、營隊中深切感受到,只要有著勇於分享、熱愛台灣的心,不管年紀大或小、年齡絕對不是問題。

Photo Credit: Like It Formosa來去福爾摩沙
旅遊永遠是個媒介 該觸動的是文化與教育
創業邁入第6個年頭,Sarah與Jeff談到自己的工作,眼神中仍然閃爍著熱情的光芒,即使遇到疫情期間無法向外國觀光客發聲,他們仍然透過營隊、透過課程在延續與傳承初衷。藉由旅遊這個因子得到的不只有走馬看花的觀光客漫遊,該觸動的是更深層的文化內涵與教育意義。Sarah也希望夠過Free Walking Tour,翻轉印象中導遊領隊都是年紀大、制式化口條與總是只會「導購」的形象,讓更多有興趣的年輕人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新鮮觀察來重新詮釋訴說這個城市。而他們也希望,透過積極與學校合作的模式,打破單科學習、破除學習只在教室內的既定觀念,例如把講述歷史故事時的地點移至文化場景中,把歷史文化與英文公共演說能力兩科目融會貫通,如此一來,知識再也不只是課本上的事;未來,年輕人走在孕育自己土地上時、也同時正走向與國際接軌的大道上。
延伸閱讀
- 深入認識 Like It Formosa
- MEET UP FORMOSA :害怕出錯的學習方式,是否才是最大的錯誤?
責任編輯:江怡蘋
核稿編輯:王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