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海外台灣國家寶藏,這群人自組國家隊到NARA尋寶挖礦與守護

一群台灣赴美留學工作的志工、鑽入美國各地檔案局,挖掘那些流落海外的台灣歷史,每翻拍一張就是一份台灣痕跡,20多萬筆的台灣史料痕跡,正由「國家寶藏」邀請你我一同來守護。

Aug 17, 2022
Photo Credit - 台灣國家寶藏基金會

為什麼喝一口可樂要等5個月?1911那年,美國駐台領事為了想喝上一口可口可樂,耗盡千辛萬苦歷經5個月,終於從亞特蘭大運了一桶可樂氣瓶到台灣。這無傷大雅卻又能在裡頭瞧見一絲有趣國際局勢痕跡的史料,是「國家寶藏」團隊挖掘出的歷史痕跡。

從世界各地圖書館搜寶出台灣痕跡!

Photo Credit - 台灣國家寶藏基金會

從世界各地圖書館搜寶出台灣痕跡!

一場挑戰賽勾起自組守衛國家隊

時序要回到2016年,當時長期居住在美國的蕭新晟與友人林育正、莊士杰聽聞台灣「g0v零時政府」舉辦的線上社群「黑客松」活動挑戰賽,擁有海外資源也想為台灣歷史做些什麼的他們提出了「國家寶藏」(Taiwan National Treasure)計畫,以6個月為期的時間期盼能到擁有豐沛史料的「美國國家檔案局」(NARA)中尋出更多流落在海外的台灣痕跡。

縱觀在NARA裡,收藏了眾多公開的歷史史料文件,蕭新晟一行人早有耳聞史料眾多但卻苦無能系統性的收藏與查找,獲得計畫與資金的支持後,身為工程師的他甚至還因此辭去當時工作,專心研發,只希望能儘速開始這項有意義的搜查工作。3個月後APP開發完成,以「尋找有關遺落在世界各地的台灣寶藏」為號招,開啟了「國家寶藏」計畫。

1963年約翰甘迺迪總統遭刺殺,「國家寶藏」的寶藏庫裡就收藏當時許多台灣政要、工商團體寫信給當時美國駐台大使的悼念信。

Photo Credit - 台灣國家寶藏基金會

1963年約翰甘迺迪總統遭刺殺,「國家寶藏」的寶藏庫裡就收藏當時許多台灣政要、工商團體寫信給當時美國駐台大使的悼念信。

加入搜查小隊你也能挖出國家寶藏

技術面的APP開發完成後,蕭新晟與夥伴號招了志同道合的旅美夥伴開始展開尋寶之旅。尋寶分成三階段任務,第一批「尋寶小隊」的人,採取由組織號招自組團隊以志工方式進入NARA,每次經分配各自檔案之後展開翻拍各式各樣與台灣相關的史料資訊。每位志工翻拍後的文件存入國家寶藏資料庫,並利用自動文字化機制,建立起圖片以外的文字檔案。

蕭新晟(右)自組國家隊與夥伴進入NARA搜查與翻拍時,坦言其實身邊都是其他國家政府派來專業團隊,他們為民間組織自動發起活動,相對來說格外辛苦。

Photo Credit - 台灣國家寶藏基金會

蕭新晟(右)自組國家隊與夥伴進入NARA搜查與翻拍時,坦言其實身邊都是其他國家政府派來專業團隊,他們為民間組織自動發起活動,相對來說格外辛苦。

第二階段「鑑定小隊」則是審查部分,將第一階段志工的文件進行數位化、勘誤與翻譯,其中翻譯部分也最讓蕭新晟頭痛:「初期其實是連接google翻譯,但沒多久就發現翻譯內容錯誤較多、反而得要花更大力氣勘誤與校正。」現在則採取人工翻譯方式,雖然緩慢但持續努力地翻譯出所有文章。第三階段則是「後勤小隊」協助專案的基礎建設等。

至今,國家寶藏資料庫裡,已有超過20多萬筆資料,估計還有超過5,000萬件與台灣相關的歷史檔案等待著志工們的尋寶探查。

小品史料對照歷史痕跡

即使這兩年因為疫情影響,NARA暫停關閉,國家寶藏團隊也依舊持續爬梳至今翻拍出的珍貴史料,並藉由正在發生的國際局勢、台灣新聞,在社群平台裡發文翻拍出的對應歷史。

蕭新晟分享:「會對外公開的史料雖然都不是什麼重要的歷史資訊,但如果仔細查找,也能對應出當時歷史與真相。」例如團隊就曾翻拍到1911年8月12日,一份出自美國領事館寫信給美國亞特蘭大Coca-Cola可口可樂總公司的訂購信,欲訂購一桶8或10加侖的可口可樂,信中甚至還仔細寫下運送路程要從西雅圖港口、經日本大阪、再送到台北的細節;歷經5個月在1912年1月24日美國領事館終於收到那份訂購的可樂。在翻拍這份有趣文件後,甚至還有網友熱心比對歷史,發現這桶可樂的取得,甚至還經歷了「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的歷史巨變!

要喝一口可樂,要等5個月!

Photo Credit - 台灣國家寶藏基金會

要喝一口可樂,要等5個月!

另外「國家寶藏」的寶藏庫甚至也翻拍到了美援時期在「共同安全法」下推動台灣政治經濟改革的報告許多象徵「中美友誼」的圖案。把台灣國旗、美國國旗設計成經典交叉圖樣的史料,這些當時都象徵著「中美友誼」的圖案也都因翻拍而出現於世人眼前,對比現今國際局勢而言,是非常十足彌足珍貴的意義。

這樣別具意義的合作關係國旗,非常值得珍藏。

Photo Credit - 台灣國家寶藏基金會

這樣別具意義的合作關係國旗,非常值得珍藏。

台灣國家寶藏由你我來挖寶藏寶

一百多年的台灣歷史,除了政府自主搜集與彙整外,英美等國也透過與台灣的交流,保留下了「自外國人角度來看台灣」的社會、地理、人物、貿易事件所做的情蒐紀錄,這些細碎與片刻的歷史事件,雖然只是歷史痕跡裡的冰山一角,但匯流成河後卻一定能夠讓台灣人更能從多方角度「看見台灣」,國家寶藏團隊緩緩地進行匯流歷史的爬梳志業,邀請所有台灣人在每一張張翻拍、公開的痕跡裡,找到在這片土地方發生過的台灣國家寶藏。

瞭解更多:
國家寶藏官網
國家寶藏粉絲專頁

響應我們的倡議:
訂閱未來大人物電子報,讓他們的勇敢故事陪你前行>>

責任編輯:江怡蘋
核稿編輯:王銘岳


人物簡介

現職:台灣國家寶藏基金會
關心領域:社會進步、多元夥伴、國際發聲

為一個線上開放海外台灣史資料庫,希望藉由英美等國於百年來對台灣社會、地理、人物所做的情蒐紀錄,提供國際紀錄的材料與視角。透過公開的資料庫平台,讓這些史料重新進入台灣人的視野內。目前已蒐集超過 20 萬筆來自美國國家檔案暨文件署二館與台灣相關之資訊。

最新動態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