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膽講座3】點亮黑暗中的光明燈,陪伴社會角落微光逆風飛行

這個社會的角落,有許多人被環境、經濟困住了,無法掙脫,你是否願意陪伴他們逆風飛行?「未來大人物發表會講座」第3場,請到《做工的人》作者林立青以及「逆風劇團」創辦人成瑋盛,道出這一路在黑暗中,如何點亮他人心中的希望,讓這些人重新擁抱生命。

Nov 25, 2022
Photo Credit - Nick
2022年未來大人物發表會後,我們重啟主題講座,從「成功的定義還給每個人」的初衷出發,從「想成功、敢失敗」的倡議說起,既然能定義成功、我們也能歌頌擁抱失敗。將主題講座定調為「識膽大會」,邀請重量級社會大人物與未來大人物直球對決啟動對談。用不同角度,邀你一起試膽與識膽。

撰稿/Nick

「沒翻過垃圾桶你敢說你窮?」寫出《做工的人》、更創辦友洗社創,林立青震撼的開場,帶著現場聽眾走進街友的世界。

帶街友走向有尊嚴的責任擔當

身為街頭的弱勢,不僅要懂得哪裡有得吃、能洗澡,更要會找到安全的棲身之所,因為若租不起雅房、也沒錢睡網咖及速食店、超商,就只能流落街頭,翻垃圾只是為了活下去。去年起,新冠疫情也讓很多街友沒了工作,再度回到街上露宿。

撿過垃圾嗎?沒做過沒說你窮!

Photo Credit - 陳淑玲

撿過垃圾嗎?沒做過沒說你窮!

林立青坦言,他在疫情中看到,有些人其實不該變成街友,只是迫於時勢或家庭的無奈,在幫助街友的過程中,他決定試著轉化街友們的角色,不再只是被幫助的人,也可以對社會做出貢獻,所以他開了一家專門接受街友的公司「友洗社創」——是1間以街友洗地服務的公司。

林立青形容的公司裡的街友各形各色,即使手把手教,也只有50%機率成功,最後可能只剩1個人能坐滿1年,但林立青不放棄,為了讓街友能進入狀況,選了最簡單的工作,並到校園裡服務,有了錢、有了老師及學童的肯定,果真點燃了很多街友的內在動機,加上有了制服,讓街友更有歸屬感,逐漸地做出一些成績。

逆風飛行轉化桀驁不馴為向善行動力

而成瑋盛在成立逆風劇團之前,他形容自己是個學習低成就的問題少年,即使後來他被送到了少年警察隊,升上高中依然是在組幫派、為非作歹,直到參加一個毒梟的告別式,看著其他的朋友進出監獄、甚至離開,他才告訴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

「如果你想改變,我們可以一起完成。」這是當初成瑋盛高中戲劇社的口號,也成了他改變的契機,在休學後,他與另外2個好朋友,一起組成「逆風劇團」,要讓被環境困住的孩子,能找回自己價值。

生命偶有脆弱與歧路,沒關係,逆風劇團接住你!

Photo Credit - 陳淑玲

生命偶有脆弱與歧路,沒關係,逆風劇團接住你!

成瑋盛告訴自己和孩子們,「即便我們的生命都脆弱、失敗,但我們努力不懈,也都讓青少年邀請他在乎的人,來看看自己的不一樣」。於是他們走進少年觀護所,透過舞台讓孩子們體驗生命中的第一次,也讓別人看到孩子的不一樣。

除了戲劇,成瑋盛與夥伴在深夜的現場救下一個個受傷的孩子;把孩子手上的武器變成掃把,為社區撿垃圾;組成逆風車隊、理髮、刺青課程,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走進老年人的家庭陪伴、創作戲劇;讓成為更生人的孩子,有一技之長能發揮「職人精神」,創造更好的環境,彌補教育體制的破口。

對談時,兩人也坦然訴說組織目前遇到的困境與資金來源。

Photo Credit - 陳淑玲

對談時,兩人也坦然訴說組織目前遇到的困境與資金來源。

在對談的時間中,觀眾關心這樣的公司、劇團,收支是否能平衡?林立青表示,有些地方難溝通,有些地方甚至沒有經費、需要他們幫忙找資源,而最危險的是第一年,投資了130萬元的設備,不過還好目前公司還算穩定。

對於逆風劇團,成瑋盛坦言目前仍是以企業贊助和大眾勸募為主,他也預告2023年4月會有個逆風基地,孩子可以學習、外界可以來消費餐點,其中的所得也會轉換為孩子學習的金費。

兩個看似粗獷的大男生,將過往經歷轉譯,張開雙手盡可能廣納那些在社會暗處幾乎被遺忘、幾乎被漠視的角落,再點燃可以永續、能夠坦然自信面對社會的一盞亮燈,燈亮了,上工了,用自已的實力與勇氣,走入白晝。

講座現場甚至也有曾受輔導的「非行少年」前來聆聽。

Photo Credit - Nick

講座現場甚至也有曾受輔導的「非行少年」前來聆聽。
若想看更多未來大人物在全台各地發聲的故事,歡迎訂閱電子報:
訂閱未來大人物電子報,讓他們的勇敢故事陪你前行>>

責任編輯:陳淑玲
核稿編輯:王銘岳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