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Nick
「魚販的手會變形、鑲嵌上魚鱗…雨鞋成了標配。」林楷倫看著自己的照片,形容自己臉很臭「因為不太想賣魚」,不過轉了身,他卻介紹自己是個賣了23年魚的「真心純情好魚販」,而他同時也是個作家。
賣魚郎與作家的斜槓人生試煉
好好賣魚會怎樣?林楷倫回憶,身邊不時有聲音質疑,彷彿讀書、當作家等其他的事物,放到賣魚之前都沒有用。「為了錢你著忍耐」,林楷倫要觀眾跟著他念一遍,想讓大家體會他有多恨賣魚,不過恨雖恨,賣魚卻能賺錢,這也讓他在現實與想成為作家的夢之間擺盪。

Photo Credit - 陳淑玲
直到有天,林楷倫意識到,兒女不斷抱怨他都在睡覺、工作,讓他突然發現自己沒有辦法體驗孩子的人生,於是下一個月,他就將賣魚的時間減少10小時,雖然收入變少了,但卻多了時間和快樂。林楷倫說:「面對夢想、渴望自由的時候,應該像隻章魚用八隻腳盡力去抓、不放過任何可能,就去試看看。」
魚販人生即使還要繼續、但卻能有寫作成就他的快樂,他在生活縫隙間抓住一絲可能的光,並勇敢用力的活著。
酒店公關也該能活得理直氣壯
酒店公關出身的胡筠筠,毫不避諱地介紹這個這大家都帶有異色眼光的職業,當年想讀大學美術系的她除了要努力存錢,還要負擔患有思覺失調症的媽媽一切生活費,讓她明白一般工作的薪水根本不夠,就這麼踏入了酒店產業。

Photo Credit - 陳淑玲
胡筠筠一開始在日式酒店工作,每天上班的場景就宛如影集《華燈初上》一般,但這樣仍不足以負擔夢想和媽媽的生活費,於是她又找了薪水更好的午場台式酒店的工作,開啟喝酒、爆肝的生活。
「酒店不只是等價交換,也是一種互相陪伴。」胡筠筠說,在酒店業做久了,想把一些東西記錄下來,於是創了「酒與妹仔的日常」臉書粉專,漸漸的,有些女生會私訊她,詢問想加入酒店業的管道,但圈子裡的經紀牛鬼蛇神,她乾脆自己當起經紀,幫助這些朋友在杯觥交錯中討生活。
隨著知名度的累積,胡筠筠開始演講、辦服裝秀、沉浸式劇場,讓觀眾走進酒店小姐的生活。而去年疫情升溫,酒店2次停業,胡筠筠也組織起來,幫助失業、沒有經濟來源的小姐們,成立「台北市娛樂公關經紀職業工會」就是為了這些無助的公關們發聲。胡筠筠說:「其實情慾、性慾是很正常的需求,歧視正是來自不願理解、善待彼此,唯有懂得尊重,才能終結剝削和惡意。」

Photo Credit - 陳淑玲
很多人好奇,是否真的有女性在從事酒店業、賺到足夠的錢後全身而退?胡筠筠坦言,這樣的女性其實滿多的,但她不諱言,越年輕投入這個行業的女生就越難抽身,行業型態和薪水多寡成了最大的關鍵,不過胡筠筠也說,其實「上岸」、「下海」要看個人而定。
也有觀眾看完林楷倫的《偽魚販生存指南》後,想知道他如何在不快樂的職場繼續工作,「就是睡覺!」林楷倫不改詼諧的回答,不過他也說,在知道喜歡的事情是什麼、如何讓自己快樂很重要。
魚販與酒店公關,兩個看似不被典型社會接受與理解的職業,但他們卻能在魚鱗雨鞋、華燈初上的世界裡,幫自己定位出非典型快樂的模樣,是下海或是上岸,唯有自己身心快樂說了算!
若想看更多未來大人物在全台各地發聲的故事,歡迎訂閱電子報:
訂閱未來大人物電子報,讓他們的勇敢故事陪你前行>>
責任編輯:陳淑玲
核稿編輯:王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