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就參與反課綱的邵啟月,抱著社會可以更好的初心,大學甫畢業就參選市民代表,以新世代清新認真形象,獲選竹北市第二選區市民代表,她希望能透過自己的努力,讓城市更有溫度。
「昨天跑攤15場,早上8點多出門,到家已經超過晚上9點。」全台灣最年輕的市民代表邵啟月說。2022年12月25日後,這成為23歲邵啟月的日常。每天的新竹縣竹北市街頭,都能看到邵啟月騎著摩托車,風雨無阻、全年無休地服務選民。
初見邵啟月,她身形纖細、笑容可掬,猶如鄰家女孩,深聊後發現她認真堅毅,藏著一顆想改變城市的心,就算許多「大人」可能都不及她。

Photo Credit - 邵啟月
2015年,一群高中生發起反黑箱課綱運動,那一年,邵啟月才國中剛畢業,便和哥哥一起站上街頭,參與社會運動,高喊:「政府違法在先、學生抗議無罪。」當時邵啟月認為,教育是一切思想的根基,影響人之甚,課綱調整應公開、透明、多元及專業。
抗爭過後邵啟月帶著「為什麼我念的書是由這群人去控制」的心情,不情願地去就讀汐止秀峰高中,才讀一年就轉學到體制外的台東均一實驗高中,後來又為了參加學測,再轉學至南港高工唸綜合高中,邵啟月回想:「之前想法不成熟,慶幸父母的開放態度,願意讓我去嘗試。」不過這也在她心中埋下一顆想要改變的種子。
自小有藝術天份的邵啟月,大學如願考到亞洲大學時尚設計系,以全班第一名、綜合成績全校前三名畢業,求學期間她參加國標社社團,拿下多面全國大專盃國標舞競賽金牌。同時她也加入畢聯會擔任會長,熱心籌辦畢業時尚秀,後來雖因疫情沒辦成,卻讓她意外發覺自己對公關事務的濃厚興趣。
因此,大學剛畢業的邵啟月,決定征戰最年輕的城市竹北。參選過程有許多甘苦談,有人質疑她太過年輕,社會經驗不足,但她相信年輕反而沒有包袱,更能衝刺;另一方面她也感受到選民的溫暖,她記得有位阿姨一直說她太瘦,頻頻送東西來給她吃,「冬天很冷,親送溫暖的燒仙草,叮囑我趁熱吃,很溫馨。」後來果真不負眾望,邵啟月第一次參選就以新世代、新鮮人之姿獲得選民青睞。
而今任職超過100天,邵啟月表示,就職後最大的挫折是剛開始搞不太清楚縣級跟公所層級的權限差異,「起初我會接下所有的陳情,後來才發現是縣府的管範圍,心急的民眾會念我,我很難過,只能多問前輩,一邊調適一邊學。」不過,她學的很快,現在她能很快分辨,若是遇到陳情的內容是縣府層級,就請縣議員處理,減少民眾的行政流程和時間。

Photo Credit - 邵啟月
她說,竹北有21萬人,事務龐雜人口多,量能其實很爆炸,每天有做不完的事。好比最近,她在當政府和民眾的橋樑,正積極溝通設置人行道以及紅綠燈的情事,互相協調多方想法,也替公部門傳達,「竹北從7萬到21萬人,人口倍增,城市規劃也要進化。」
此外,邵啟月也想為市民改善公車問題,包括路線增減、到站時間點,以及將手寫站別更替為刷卡機,此刻她正一站站盤點,思考公車網格狀路線等。還有,她認為竹北在快速發展下,藝術文化的擴充也至關重要,可以提升城市內在競爭力,「之前在公園做過音樂快閃,讓家長不用帶小朋友去音樂廳,也能享受到好音樂,未來有機會希望再持續。」另外,從反課徵出身的邵啟月仍然關*注教育問題,期許社會能多重視弱勢特殊生的照顧。
市民代表是邵啟月的第一份工作,她很珍惜,也希望透過自己的一點點力量讓竹北可以更好,她說不要怕麻煩她,有問題歡迎隨時來討論,並鼓勵選民、甚至是年輕人,應常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如果你們不講,我們不會知道。」
責任編輯:趙米娜
核稿編輯:Vi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