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迫切需要以行動帶來改變,我們則不斷尋找各角落,用具體行動做出改變,並且吸引人們跟隨的年輕人。
108課綱上路後,無論學習與考試都將以素養能力為導向,老師與家長們如臨大敵,紛紛詢問要如何提高素養?其實,持續閱讀無疑是最簡單且有用的方式,不但能提升成績,更能豐富人生。
教育最需要的是人,這次展覽主要訴說人才對於教育改革的重要,而「有人才有教育」這句話透過不同的斷句,呈現不同的議題,但都可看見這些年輕人在偏鄉教育中付出的熱情。
林峻丞正式成立「小草書屋」,長期陪伴三峽地區高風險家庭孩子,地點就在離甘樂文創不到一公里的溪畔旁。這個愛與希望的計畫,背後其實有著動人的故事。
國中一年級的廖芸婕,因為921一場全台大地震,萌生了記者夢;6年後,帶著對戰地記者的憧憬考進政大新聞,4年後順利進入蘋果日報擔任記者的她,卻在24歲那一年毅然決定放下一切…...
Ciwang本不會對原住民身份感到特別,直到離鄉背井到台北唸書,體會到都市與家鄉的差異性,因而對家鄉有了強烈的認同感,投入原住民運動,希望爭取太魯閣族自治…...
透過2017年未來大人物、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執行製作人陳靜亭,促成了這次年度代表物的設計合作。立體化logo的設計,展現未來大人物更多元的樣貌與內涵。
隨著虎年春節即將到來,你的過年是怎樣呢?而從沒體驗過的「初二回娘家」、「過年在酒店內度過」的大人物們,年節滋味是什麼嗎?
當生活中需要與疾病共存、當醫療場所從門診醫院轉換回到家裡,這是一場人生漫長馬拉松。這群7年級醫護人員推動的「在宅醫療」,可能是未來超高齡社會的解藥良方...
未來大人物,他們不是典型的成功故事,是面對這不完美的世界不抱怨,捲起袖子去讓改變發生的進行式。好吧,他們可能有抱怨,但還是繼續堅持、用行動讓想看見的改變發生。來Talks系列講座,讓我們在靠近他們的地方,與這群Change makers聊一聊!
1群人、60萬、90後的瘋狂團隊SALU,用熱血跟真誠在瘋狂世界中創業當起YouTuber,累積近17萬粉絲後,卻突然按下網紅暫停鍵...
26歲那年,謝采倪在胸腔上發現了一顆12公分的腫瘤、是淋巴癌第三期...青春年華的她,開啟了跟死亡打仗的人生。如果是你,你怎麼做呢?